新光證券1504東元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 Reuters. 中遠海控(01919.HK):認購中糧福臨門股份有限公司約5.81%股份 格隆匯1月17日丨中遠海控(01919.HK)發佈公吿,2023年1月16日,公司與中糧福臨門、中糧集團及其他投資者經協商一致訂立增資協議,據此,公司及其他投資者同意認購而中糧福臨門同意發行及配發認購股份,其中公司同意認購而中糧福臨門同意發行及配發約1.8億股認購股份,方式為公司對中糧福臨門出資人民幣約55億元,並遵照增資協議所載條款及條件進行。增資完成前,集團並無持有中糧福臨門股份,增資完成後,集團將持有中糧福臨門約5.81%股份。 中糧福臨門為一家於中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糧福臨門主要從事以下經營範圍:食品加工及品牌銷售業務和全球農糧供應鏈業務;食品加工及品牌銷售業務經營品類主要包括米麪食品、食用油、啤酒原料加工、飼料原料等;全球農糧供應鏈業務主要經營品類包括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糧商品,以及棉花、食糖、咖啡等軟商品,提供倉儲、物流、貿易等全產業鏈服務。於該公吿日期,中糧福臨門由現有中糧股東持股約89.665%及由其他現有股東持股約10.335%;增資完成後,中糧福臨門預期將繼續由現有中糧股東持股約69.83%、公司持股約5.81%及其他股東(包括其他投資者及增資前的其他現有股東)合共持股約24.36%。

新聞02

12/30盤前》這檔董座掛保證:2023讚! 工商時報 梅中和 2022.12.30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今(12/30)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A.利多因子: 1.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9日在南部科學園區舉辦Fab 18廠3奈米量產暨第八期工程上樑擴產典禮,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Fab 18超大型晶圓廠(GigaFab)打造5奈米及3奈米先進製程產能,總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1.86兆元,看好3奈米進入量產的5年內釋放高達1.5兆美元的終端產品價值,且市場需求非常強勁。 2.隨著2022年即將邁向尾聲,美國股市29日交易量清淡,四大指數在成長型類股領漲下全面收紅,蘋果結束數個交易日的頹勢,收漲2.8%,台積電ADR也高飛逾4%。 道瓊工業指數勁揚345.09點或1.05%,以33,220.80點作收;標普500指數上漲66.06點或1.75%,收3,849.28點;那斯達克指數揚升264.80點或2.59%,收10,478.0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81.45點或3.32%,收2,534.95點。 3.台達電(2308)宣布已在印尼境內布建超過2,000座充電樁,成為印尼電動車充電樁市場的領導廠商,而至今年底為止充電樁全球出貨量更達200萬台。(閱讀全文) 4.通膨高漲,終端砍單聲四起,29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的正文(4906)卻臨危不亂,正文發言人楊正任笑說,雖不能以「天下大亂,局勢大好」來形容,但受惠於網通是剛性需求,正文的電信客戶營收占比又達7成,目前訂單可以看到未來三季,正文至少可以擔得起「天下大亂,局勢還好」八個字。連正文董事長陳鴻文也掛保證,明年不論營收或是獲利都會比今年好。(閱讀全文) 5.去中化持續發酵,業界傳出,韓國家電品牌大廠將大幅減少在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投片量,其中家電使用的EEPROM記憶體將先行撤出中芯。供應鏈指出,盛群(6202)有機會拿下韓國品牌大廠轉單,後續不排除微控制器(MCU)訂單亦有望拿下。 6.網路速度和資料流量提升,帶動伺服器2023年需求有望不淡,加上PCIe Gen 5伺服器新平台商機可期,法人看好伺服器PCB板供應商金像電(2368)、健鼎(3044)2023年營運可望持續受惠此升級趨勢。 7.寒假旺季將至,金兔年農曆春節又將迎來十天「史上最長年假」,加上2023年台北電玩展登場,大陸又持續擴大網絡遊戲審批名單,助攻遊戲族群歲末年終「嗨翻天」,大宇資(6111)盤中一度亮燈漲停,網龍(3083)勁揚逾半根停板,辣椒(4946)、昱泉(6169)、歐買尬(3687)等均逆勢上揚。 8.受到中國大陸防疫全面開放,與鎳礦進口量下降影響,市場信心大振,引爆國際鎳價暴漲,每公噸漲破3萬美元,來到30,431美元,創逾半個月來新高,不銹鋼業可望受惠。唐榮(2035)、燁興(2007)等不銹鋼業者認為,鎳價大漲,不只不銹鋼價有撐外,價格也跌無可跌,後市只要需求動能轉強,則鋼價就有續漲的動能。(閱讀全文) 9.興勤(2428)總經理鐘世英指出,部分消費性客戶的訂單出貨比(B/B)從0.6回升到代表景氣榮枯線的1倍,代表庫存已經去化,市況可望於明年上半年觸底,而因應美系客戶需求,興勤大中華區以外的擴產開第一槍,北越廠將提前在2024年中落成啟用,回應美系客戶非陸產能的需求。 10.士電(1503)中興電(1513)、華城(1519)等機電廠,卡位電動車充電站及運營商機,中興電搶攻國道休息站服務區電動車充電站運營再下一城,29日宣布再奪國道蘇澳服務區等6站44個電動車停車超充站標案,累計拿國道10站68個停車充電站營運。 11.製程自動化感測器廠桓達(4549)美國、東南亞、台灣及歐洲市場全面成長,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創新高,年終獎金發放1~3個月水準,明年營運目標是各市場業績年成長2成,營收及獲利追求成長,挑戰續創新高。 12.IC設計新兵天擎(6708)29日掛牌上櫃,收盤大漲超過121%,大展蜜月行情。法人指出,天擎半導體晶片產品線短線雖可能受市場需求放緩衝擊,不過雲端SaaS業務仍持續成長,可望成為引領天擎明年營運成長的主要關鍵。 13.士紙(1903)29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蔡丞哲表示,隨著疫情解封國境開放,旗下面膜美妝品牌氧顏森活瞄準跨境商機,包括12月產品剛在采盟、昇恆昌等兩大免稅店系統上架,並預告明年第一季會與航空公司合作,切入免稅品機上購物,有信心明年本業營運會比今年好。 14.華新科集團旗下佳邦(6284)在苗栗竹南廣源科技園區興建三廠預計於2023年第二季完工啟用,展現投資台灣、邁向國際營運策略的企圖心。 15.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9日公布明(2023)年關稅調整方案。針對台灣各界關心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早收清單貨品稅率,陸方公告,2023年將繼續實施協定稅率。 16.受廢鋼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中鋼(2002)旗下中龍鋼鐵,以及東鋼(2006)宣布調漲明年1月H型鋼產品價格,每公噸調漲500元。 17.隨著防疫政策鬆綁、房市振興措施出爐,大陸玻璃期貨價近一個多月來漲幅已達21%,大陸為主要市場的台玻(1802)指出,將以謹慎態度看待平板玻璃市場需求,預期明年市況會慢慢轉好,樂觀看待明年下半年營運。 18.隨著邊境解封,海灣(3252)指出,台灣明年準備迎接觀光旅遊潮,預期台中「海灣HiONE啵比星球」主題親子樂園,及旗下所屬的深坑海灣假日酒店與台中海灣藝術酒店等,業績可望逐步回溫,其中飯店平均住房率明年挑戰9成。 19.台股新年前猛烈回檔,科技類股首當其衝,法人尋求長線題材保護力,點名英業達(2356)明年穩健增長,靜待車用業務發酵,朋程(8255)有自製車用晶片長線可期題材,建議投資人多加留意。 20.伺服器市場成長動能出現雜音,但主力客戶並非一線大型雲端資料中心的技嘉(2376),對2023年伺服器業務仍樂觀,目前訂單能見度更已看到2024年;而健策(3653)則是隨長期合作夥伴超微(AMD)在伺服器市占率提升,加上新平台Genoa CPU封裝面積增加,帶動其均熱片產品平均售價上揚。 21.新的一年將至,行政院29日公布16項惠民措施,包含調高基本工資、約232萬人受惠;調高綜所稅免稅額跟扣除額、總計641萬戶受惠;還有大宗物資調降措施延到明年3月底;購買電動機車補助每輛最高7,000元等。相關措施明年元旦起實施。 22.主要央行升息對戰高通膨,資金撤出投資市場,各類金融商品普遍下跌,但美國REITs表現勝過其他實質資產,因主要收入為不動產租金,股息收益較穩定且配息較高,租金隨高通膨增加,REITs相對具保值力,其中長照醫療REITs更受惠入住率攀升與租金上漲基本面改善,後市可多加關注相關REITs基金表現。 23.2023全球經濟籠罩衰退陰霾,近期代表全球生技醫療類股的NBI指數,表現相對代表科技產業的那斯達克指數,以及代表半導體的費城半導體指數都來得相對抗跌,由於生醫新藥前景佳,1月初阿茲海默症等新藥有機會獲FDA藥證,相關新藥股投資前景看旺、加上2020年初以來,生醫產業內的各項大型併購案陸續出籠,帶動利基個股的股價出現飆漲,使投信發行13檔主動型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透過主動選股獲利「績」昂。 24.福裕(4513)29日宣布以總價2.98億餘元,將台中大雅廠房及土地售給毅德機械,預估處分利益1.99億元,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及入帳,依資本額7.69億元計,對EPS貢獻約2.59元。福裕強調,目前生產以彰化全興廠為主,台中大雅廠出售後,對福裕生產、營收及公司人員並無影響。 25.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29日宣布,明年貿協將全面恢復實體活動,對外拓銷主攻美、日、中東、新南向等四大區與中東歐、中南美、非洲等三大潛力市場;其中旗艦級活動繼今年美國台灣形象展之後,明年移師日本東京,且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轉變,將於美國德州達拉斯、中東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增設辦事處;且非洲不排除新設駐地特派員,掌握商情。 26.輪胎大廠正新(2105)副總經理羅永勵29日出席法說會時表示,因旗下大陸正新昆山、廈門、廈門海燕、漳州及重慶等五個廠的內銷營運占比高達47.8%,明年大陸疫情解封後,且確診人數逐漸緩和,預期恢復正常作息之後,明年大陸廠區營運會轉好,加上越南、印度、印尼、泰國及台灣等工廠營運正常,這對正新明年整體營運增長有利。 27.華碩(2357)集團旗下亞旭電腦再度前進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秀出新一代Wi-Fi 7科技的應用、車聯網、智慧工廠等相關應用,亞旭指出,今年將延續往年成果再創網通解決方案新頁,其中電信商等級(TR069)的Wi-Fi 7一系列產品已拍板於2024年上半年量產出貨。 28.中國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生效即將屆滿一年,該協定是中美爆發貿易戰之後,中國轉向區域經濟戰略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商務部29日表示,將以RCEP為新起點,與更多貿易夥伴商簽自貿協定。 29.富邦媒(8454)29日公布2022網購三大消費趨勢,發現遠距辦公、網購保健、報復性消費帶動「疫後商機」強勁消費力道。今年零食甜點吹起「娛樂風」,融合美味與跨界聯名、及話題亮點的特色商品吸粉無數,帶動零食買氣熱絡。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政府節能補助新制上路助攻,將在2023年為節能家電帶來新一波買氣。 30.台積電29日在南部科學園區Fab 18廠新建工程基地舉行3奈米量產暨第八期上樑擴廠典禮,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將於2023年第二季在新竹科學園區正式開幕,預計將可進駐8,000位研發人員,而目前準備中的2奈米晶圓廠,分別落址新竹與中部科學園區,共計六期的工程皆依計劃持續進展中。 31.三商美邦人壽多管道自救,29日宣布處分近1,842.6萬股的復華投信股票,約占復華投信股權30.71%,以每股150元、總價27.64億元,出售給南山人壽,認列獲利13.6億元,南山人壽成為復華投信第一大法人股東。 32.財政部評估擴大辦理購買節能家電退稅。代理部長阮清華29日在財委會上答覆民進黨籍立委鍾佳濱質詢時回應,會評估購買節能電器貨物稅的退稅,從2,000元擴大到5,000元,另外,原訂延至2023年6月底優惠期間,也將評估是否繼續延長。 33.海運業今年獲利創新高,發放年終獎金再度成為焦點。台航董座、陽明海運董事劉文慶29日透露,台航年終獎金和去年一樣維持8個月,另陽明董事會11月通過跟去年一樣發放12個月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加上每年固定多發放一個月考核獎金,共13個月,兩家船公司都將在明年1月、農曆年前發放。 34.為加速進軍新能源領域,近期大陸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動作頻頻,除搶占國外市場,更積極拉攏盟友在產業鏈上下游布局。29日市場傳出國際能源巨頭殼牌(Shell plc)入股比亞迪電動車投資公司,持股高達80%,雙方將合作開拓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站等新能源建設與服務。 35.全球半導體大咖來台設物流中心掀熱潮,台灣正逐步移轉香港轉運商機,對物流業帶來大利多。繼艾司摩爾(ASML)進駐遠雄港投控旗下遠雄航空自貿港區之後,市場最新傳出,輝達(NVIDIA)也決定進駐設專倉,超微(AMD)明年農曆年後將跟進。 36.本土軟體研發公司、以資安防詐為主要業務的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29日正式向台灣證券交易所遞交創新板(TIB)上市申請,預計2023年下半年掛牌。 走著瞧2022年前三季的營收為2.86億元,年增7成,毛利2.46億元,淨損4,246萬元,較去年同期的6,696萬虧損收斂,每股稅後淨損1.42元,較去年同期每股淨損2.23元,虧損幅度縮小。 37.立法院初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擬限制預售屋換約轉手,有些買家開始考慮改買新成屋,但最新調查顯示,新成屋並不會比預售屋便宜很多,北北桃基一坪都差不到3萬元。 市場專家指出,現行房地合一2.0上路後,有5年重稅閉鎖期,二手市場的成屋委售量已被限制,若潛在需求再被一波波政策逼進成屋市場,恐會成為撐高成屋價格的推力。(中性看待) 38.瓦城泰統集團2023年進入衝刺年,董座徐承義29日表示,將加速展店、籌備新品牌,在台灣就預計新增20個店點,另外也要進軍美國市場打世界盃。新任總經理廖梅淳估計,新展店加上疫後復甦,瓦城明年徵才至少2,000人,約當現有人力成長6成,迎接餐飲市場疫後復甦,目標每年集團獲利都要創新高。 39.年底趕進度,臺灣證券交易所12月27日一口氣通過六家上市案,其中新開板的創新板就占了二家,包括雲豹能源(6869)、泓德能源(6873)。隨後創新板又在12月28、29日奉上正瀚生技及Gogolook走著瞧的上市申請案,讓臺灣創新板陣營急速擴增至六家。 B.利空因子: 1.金管會29日公布,若壽險業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11月將出現匯損達新台幣5,559億元,創史上單月最大匯損,即便用衍生性工具避險,並收回621億元的外匯變動準備金,亦是單月收回新高,單月外匯總成本是虧損854億元,造成壽險公司11月單月稅前損失753億元,都創單月最慘紀錄。 2.台股2022年今日封關,回顧今年以來受通膨壓力高漲、美暴力升息影響,促使外資大舉退潮,全年賣超金額篤定超過1.2兆元,創歷年外資賣超歷史新高;不僅連三年賣超,金額更是超越2020、2021兩年總和。展望後市,法人認為在升息幅度減輕下,預期外資調節力道有望趨緩。 外資近三年持續調節台股,2020年、2021年分別賣超5,395.22億元及4,540.97億元,今年減碼力道更是猛烈,統計至29日,已提款1.23兆元,創歷年最大減碼金額。 3.2022年最後關鍵時刻,權王台積電29日卻失守巴菲特防線,電子權值股攜手走低,拖累加權指數向下測試萬四防線,終場收在14,085點,跌幅0.62%。 4.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9日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初審,多數條文未取得朝野立委共識,保留院會朝野協商。其中針對強制建物要設置太陽光電反對聲浪大,立委多認為不應空白授權經濟部,且主張推動民間建物要用獎勵,不應強制。 5.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立院初審通關,不動產市場風聲鶴唳,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副理事長、新潤機構董事長黃文辰29日重炮轟擊,「你限制私法人購屋,這是共產國家嗎?」 他並提出兩大呼籲,第一,若修法限制預售屋換約轉手,應該要有排除條款,允許平價轉讓,增加三等親條款;第二,限制私法人買房,萬萬不可。 6.股票上櫃的高端和其母公司基亞,爆發內線交易、非常規交易等案,士林地檢署比對金管會提供交易分析意見書等事證後,檢察官為查明涉嫌人是否知悉及傳遞消息管道及釐清交易細節,保全相關事證,29日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搜索基亞公司及相關犯罪嫌疑人住居所共16處、約談基亞公司董事長張世忠等18人,陸續移送士檢,檢察官漏夜複訊。 7.金管會農曆年前將約談國泰金控大股東萬寶開發,釐清兩件事。銀行局局長莊琇媛29日表示,將請萬寶開發「有權作決定的人」到金管會說明,一是取得全家便利店19.4%股權,是否參與經營、最否競選下屆董事或出任董總?二是如何確保之後對國泰金各子公司的增資承諾。(中性看待) 8.資訊系統屢次出包,國泰世華銀在年終遭重罰,金管會29日宣布,因10月及12月初兩次資訊系統出問題,對國泰世華銀開罰1,200萬元,創ATM或網銀當機被罰的最高金額紀錄,且糾正一次,並對國泰世華銀總經理李偉正調降月薪30%,為期三個月。同時,國泰世華銀還要增加計提作業風險資本要求0.24倍,若要維持第三季底的資本適足率,等於要增資42億元。 9.龍邦拿泰山股票質押借錢,再爭奪經營權,立委郭國文要求金管會管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9日表示,這是一般質押業務,銀行都是依既定程序承做,但若委員認為有顧慮 ,他承諾金管會會去了解。對於銀行借款恐助長惡意併購,黃天牧回應:「若不符合社會期待,要特別關注」。 10.金融大股東在幕後「干政」,金管會要強化管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9日表示,目前銀行公會有訂定自律規範,即大股東必須透過法人代表了解公司經營或提案,明年檢查局也會加強公司治理的金檢,銀行局委外研究案年底會完成,對於大股東在幕後不當操控,黃天牧說:「未來將朝修法方向處理」。 11.今年來科技股慘遭屠殺,其中紐約證交所追蹤10大熱門科技股的FANG+指數更是兵敗如山倒,市值已大舉蒸發5.2兆美元。 12.新加坡的商品服務稅(GST)自明年元旦起將由7%調升至8%,2024年元旦再將上調至9%。專家表示,稅率調漲對中等收入族群的影響最大。 13.今年加密幣圈爆發破產風暴,FTX、Celsius Networks與Voyager Digital等平台接連倒閉,由於破產重整曠日廢時,數百名投資人選擇賤價拋售債權認賠出場。 14.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戰火一路蔓延至金融和科技戰,使雙邊關係每況愈下,據統計,截至2022年末,美國以國安為由向中國實施的出口制裁,已波及超過600家企業和實體。然而,在美國「脫鉤」導向的政策下,中國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關係卻反向加深。 15.據TrendForce研究,2022年受到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影響,監視器(Monitor)面板出貨量逐季衰退,全年僅約1.58億片,年減8.8%,惟2023年衰退幅度可望收斂至5.8%。 16.房市下半年急劇轉冷,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前11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29.1萬棟,年減6.6%,估計12月需2.9萬棟高量,才能守住年度交易量32萬棟大關,今年房市交易量將創下新冠疫情三年來交易量最低記錄。 17.工紙大廠榮成(1909)今年遭遇大陸疫情封控的嚴重打擊,前11月自結稅前虧損6.27億元,每股虧損0.49元,表現不佳。 展望明年營運,榮成看好大陸疫情逐漸解封,經濟活動將走向復甦,最快明年2月農曆年後就有機會重拾成長。 18.在高通強勢競爭下,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聯發科明年第一季起包括天璣700、天璣800系列可能面臨降價壓力,並認為明年第二季毛利率恐將跌破45%,因此將目標價由698元下調至649元,重申中立評等。 19.服飾產業庫存調整進行中,需求降溫,影響至上游紗、絲廠需求降溫,加工絲、尼龍廠商力麗(1444)、宏益(1452)、集盛(1455)、宏洲(1413)預期,景氣降溫將延續到明年第一季。 延伸閱讀 利多齊聚 11檔遊戲股抱金兔 海運年終開獎 台航發出8個月 韓國家電晶片去中化 這台廠傳獲大廠轉單 台股盤前掃描

新聞03

© Reuters. 京北方(002987.SZ):副董事長丁志鵬擬減持不超0.86%股份 格隆匯1月16日丨京北方(002987.SZ)公佈,公司副董事長丁志鵬擬自該公吿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在該公吿披露之日起的6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71.153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86%。

1440南紡2023存股推薦ptt, 1535中宇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1476儒鴻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OPEN445RE115EF5EE

 


2107厚生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8201無敵殖利率排行推薦ptt 日銀短觀:大型製造業信心連3季惡化、前景遜色2023新手證券戶開戶攻略》 2023玉山手續費開戶推薦 2023元大期貨證券手續費下單軟體推薦

 

arrow
arrow

    s66yu4q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